我校召开东北三省一区学科发展联盟年会暨三省一区高校第二届国别与区域研究学术论坛

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东北三省一区关于推进普通高校开放办学 加强合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加强东北三省一区省际和校际合作,促进东北三省一区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7月4日,东北三省一区学科发展联盟年会暨三省一区高校第二届国别与区域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的新使命”。东北三省一区学科发展联盟代表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和来自三省一区及全国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风光教授主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刘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区域国别研究一直是大连外国语大学重点关注的学科方向,并已成为“十四五”教育规划三个“双轮驱动”中的重要一轮。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经完全具备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条件。本届论坛是推动东北三省一区新时期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将进一步丰富外语学科的建设内涵,提升外语学科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潘海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东北三省一区学科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各联盟高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学科的共同发展。当前,外语学科的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区域国别研究尤其值得关注,反映了国家之需、时代之需。本次论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本次论坛由主论坛和分组讨论两部分组成。在主论坛上,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延边大学金哲俊教授、深圳大学戴永红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先后从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系统和结构、外语区域国别学教育、域外汉籍“类解”类文献中的汉语地位及朝汉两语的关系、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创新转型与国际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的互构方面做了主旨发言。


楚树龙教授指出,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包括对象国或区域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结构基础、学科专业基础、跟踪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常俊跃教授表示,要系统发展专业本科教育,夯实区域国别研究根基。在对若干国外国家开设国别区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外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思考。金哲俊教授认为,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语言研究至关重要,着重从域外文献编撰关系及特点的角度分析汉语的地位,并从解释词的角度分析朝鲜语借用汉语词汇的情况。戴永红教授强调,外语学科的历史使命在于育人铸魂。新时期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国际传播视角看,要使其能够赋能中国海外利益发展与安全。


在分组讨论环节,共有52位来自三省一区高校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服务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域国别研究理论与方法、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现状等话题进行了学术讨论。在主旨发言最后环节,罗林教授从英语专业优势与面临的挑战、美国区域国别和外语学科发展以及外语学科的区域国别转型等方面深度剖析了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间的关系,并指出区域国别研究为外语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加本次论坛的师生既有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三省一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也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等省区外的高校。


本次学术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深化东北三省一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新发展,更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东北振兴。(泰中华)